合并,不是万能药,关键还在创新

2015-11-18
  • 670
  • 0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现在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非常时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多家互联网公司从势不两立到抱团并进。
        从2 月14日情人节当天的滴滴和快的走到了一起,到4月份58同城和赶集网结盟,从10月初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到10月底携程和去哪儿牵手,再加上携程收购艺龙、阿里巴巴与优土结为亲家、58同城与安居客合并同类项、京东43亿入股永辉超市等等。
        这些诸多互联网合并现象,是出于市场发展的理性抉择,还是合并求存?
        企业的发展,最根本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当然这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公司要活着,那样才会有利润。而如今互联网各个垂直领域的公司,由于之前的价格战等等不健康的竞争: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发明了用红包抢市场的补贴大战;美团与大众点评网在外卖领域的现金补贴也是不设“下限”;58同城和赶集网广告投放互相较劲,有数据称两家公司今年的广告投入加起来超过20亿元;去哪儿和携程之间的价格战打得更为疯狂,去哪儿网“一年烧钱27.6亿元”,携程表示不甘为人后拿出10亿“打仗”。
  这无休止的价格战令企业变得更加疲惫,但没有多少企业能从价格大战中真正获益!
        赶集、美团、大众点评、滴滴、快的都并未上市,他们的盈亏数据不得而知,只有“美团网1个月烧完1亿美金”这样的传闻在江湖中流传。58同城2014年在市场推广上的巨额投入直接将其利润率水平从两位数拉低至个位数,净利率仅为8.5%。去哪儿和携程也受累于价格战,201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去哪儿网巨额亏损,携程也几乎不赚钱。
        然而,红包、补贴、免费,根本不可能留住消费者。在完全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面前,消费者是没有“忠诚”可言的,唯一的选择指标就是看谁的补贴力度大。今天你给的折扣大,就用你的产品,转天你折扣降低了,立即转投竞争对手。
        深陷战局中的大佬们其实很清楚: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合并是双方的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因为不合并,企业会死,投资者也会死。
        在合并之后,合并带来的好处也非常明显。
        首先,对企业和资本来说高额到恶性的补贴终于可以降下来了。合并之前的滴滴,对司机和乘客两头补、堪称豪爽;和快的合并之后,补贴很快降下来了。乘客或许只有主观的感受,而司机一端则体会得更量化。合并之后,像地推队伍这种显然重叠的人员、机构,该并的并该炒的炒,又能省下一笔钱来。
        但是,合并并不是万能的,企业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创新还是关键!
        虽然合并之后减少了诸多恶性竞争,但来自外部竞争对手如Uber、神州专车、易到用车等的趁机壮大,消费者仍然有着多元的选择。所以在“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环境中,面对来自新兴创客们的冲击,企业就不要过于看重市场份额,要知道创新才是竞争的原动力。
        当然,合并之后,更有利于企业更有精力和资金去进行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